“中古欧洲史(..)”!
第四节
教会之仪节
中古教会权力之宏大,不仅原于组织之完备而已。吾人而欲明了教会势力之所以根深蒂固。不能不知当日教士地位之高贵及基督教会之教义二者。
教士与俗人相异之点,不一而足。凡高级教士——主教、牧师、助祭、副助祭等——终身不得婚娶,故无家室之累。而且教会中人以为高级教士既经授职之后,即受有一种玄妙之性质,终身不能磨灭。尤要者,即唯有教士得执行各种仪节(Sacraments)是也。而教徒灵魂之得救,实唯仪节是赖云。
教会中人虽深信各种仪节为基督所创设,然至十二世纪中叶,其仪节方明白规定。PeterLombard(一一liusi年卒)为巴黎之神学教师,曾根据教会信条及神父著作著有《意见》(
Sentences
)一书,风行一世,盖此书发见之日,正神学兴味中兴之时也。
教会中之七种仪节,实由PeterLombard所规定。彼之主张虽根据于《圣经》与神父之意见。然彼之解释及定义,实建中古神学之新基。当PeterLombard以前,所谓仪节者,本玄妙之意;如浸礼也,十字架也,四旬斋也,圣水也,等皆是。然PeterLombard以为教会之仪节有七:即浸礼、坚信礼、傅油礼、婚礼、忏悔礼、授职礼及圣餐礼,是也。凡经过此种仪节者,则无德者有德,有德者增加,失德者复得。如思被救,非经过此种仪节不可。
教会因执行仪节之故,故与教徒有终身之关系。经过浸礼之人,则所有人类之罪过,因之洗净;唯有浸礼,可予人以入圣之门。行坚信礼时,主教以圣油及香膏为香德之代表,涂诸青年男女之额,以坚其信仰基督之心。假使教徒一旦染有危疾,牧师以油傅病者之身以解除其罪过而清洁将死者之精神。至于婚姻必经牧师之手方为确定,不能解除。教徒虽经浸礼而罪过或有未净除者,则可行忏悔礼以再与上帝复合而免堕入地狱之危。凡牧师曾经授职之礼者,则可得赦人罪过之特权。同时并享有执行圣餐礼之特权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西游太小了 最强练气师 我在年会抽到总裁 灵枢解难 专家谈美容:护出来的美丽 贵女楹门 近世欧洲史 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学 都市逍遥医神 高清日本战国史(套装全4册) 中药传说 人民日报70年消息选 山野汉子旺夫妻 都市最强狂婿 “互联网+”医疗健康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双宝驾到:冷傲爹地太能撩 天上掉下朵白莲花 不说也罢 管遵惠针余笔谈 人民日报70年文艺评论选